97人人操-超碰2024-黄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日韩大骚逼-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人人干人人操人人射-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看看-亚洲草草草-91看成人小电影-靠逼的网站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測序巨頭Illumina專利戰(zhàn)再升級:連續(xù)兩月起訴華大智造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23 20:10:02

          近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的事件,引發(fā)全球關注。而在生物科技領域,風云再起。今年4月初和5月中旬,美國測序儀廠商Illumina分別對華大在國外的兩家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每經記者 劉玲    每經編輯 魏官紅    

          ________.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的事件,引發(fā)全球關注,此舉意味著華為將面臨美國產品和技術的封鎖。而在華為之后,美國似乎又盯上大疆和??低?,稱中國產無人機可能對信息安全帶來“潛在威脅”,以及美國政府考慮將??低暳腥牒诿麊?。

          其實,在生物科技領域,風云再起,此次的矛頭對準了國內基因檢測龍頭企業(yè)華大。在今年4月初和5月中旬,美國測序儀廠商Illumina分別對華大在國外的兩家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對此,華大智造COO蔣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華大的測序儀核心專利技術來自此前收購的CG公司,公司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華大將積極應對,不排除反訴。

          一位基因測序行業(yè)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技術特性,測序領域的專利很難區(qū)分,基本都是同源同理的東西。而且業(yè)內的人都了解,以專利侵權去起訴競爭對手是Illumina的慣用手法,華大被告并不意外。此外,專利糾紛官司持續(xù)時間較長,Illumina的專利近兩年將過期,所以到時候是什么結果還不能確定。

          七年前就被“卡脖子”

          就像如今華為面臨的“斷供”危機一樣,早在七年前(2012年),華大就曾被Illumina扼住發(fā)展的咽喉。

          Illumina成立于1998年,總部位于美國圣地亞哥,主要從事開發(fā)、制造及銷售用于分析遺傳變異和生物功能的綜合系統(tǒng)。2006年,Illumina通過收購英國公司Solexa正式進入基因測序領域。而在2010年,華大一次性向Illumina購買了128臺二代測序儀,成為了Illumina的第一個大客戶。 

          彼時的合作可謂是雙贏,華大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測序服務商,Illumina的測序儀也因華大的使用反饋,研制得越來越完善。但是,隨著華大在國內市場份額的不斷提高,最高時達到了40%,Illumina開始采取措施遏制華大的發(fā)展。

          2012年,Illumina開始提高部分試劑的價格,提出天價保修合同,并且減少了對華大的價格優(yōu)惠。一時間,華大的發(fā)展如同被扼住了咽喉。“針對每個測序儀平臺,都有專門的整套測序試劑盒和試劑,如果沒有了試劑,測序儀就如同一堆廢鐵。”一位基因測序行業(yè)人士告訴記者。

          雖然21世紀以來,我國基因測序市場容量不斷擴大,但是國內測序行業(yè)起步較晚,行業(yè)上游技術一直被少數外國企業(yè)把持。而基因測序儀,便是基因測序行業(yè)上游的核心,也是基因檢測、基因編輯、基因合成產業(yè)中的決定性設備。

          只有手握核心技術,才能不被扼住咽喉。2012年6月,全球頂尖的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服務商Complete Genomics(簡稱CG)裁員20%以削減成本,并表露了出售公司的意圖。對于華大而言,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

          2005年成立的CG,擁有自行生產測序儀的能力。一旦其開發(fā)的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技術與華大的跨組學技術平臺相結合,華大便可以大大提升技術、裝置及信息水準,拓展基因測序的服務領域和范圍。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是,據業(yè)內專業(yè)人士介紹,這一收購受到了Illumina的持續(xù)干擾,在2010年起訴CG專利侵權后,Illumina于2012年再度起訴CG,試圖給瀕臨倒閉的CG致命一擊。與此同時,Illumina還提高了CG收購價格,意圖將其收入囊中,但是最終被CG拒絕,華大才得以成功收購CG。但是,Illumina并未罷手,開始在媒體造勢,聲稱將CG賣給中國人等于泄露“可口可樂的秘方”。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企業(yè)收購CG仍然得到了多方支持。加州斯坦福基因組學和個體化醫(yī)療中心主任Michael Snyder當時公開表示:“如果現在CG倒閉,Illumina將壟斷整個市場。”測序儀行業(yè)被一家企業(yè)壟斷,那家企業(yè)將在測序儀的供應、定價等方面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對整個行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并不利。

          國產測序儀實現“彎道超車”

          按照CG當初的經營理念:把測序和芯片等很好的技術,做成非常昂貴的超高通量的超大型設備來提供服務。例如CG最后一款產品的售價是1200萬美元一臺,通量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但是這并不利于這款產品的市場化。

          對此,華大智造執(zhí)行副總裁劉健曾公開表示,“完成收購CG之后,華大做的就是利用更好的技術優(yōu)化它的核心測序技術,利用國內在生命科學、醫(yī)療器械等好的產業(yè)化理念去轉化成一臺臺桌面式的產品,進入到醫(yī)院、科研機構、企業(yè)客戶,這是核心的轉變”。

          通過國產技術轉化,華大在2015年10月發(fā)布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BGISEQ-500高通量桌面型基因測序儀,并在2016年4月,正式組建成立華大智造。而在測序儀國產化的進程中,研發(fā)的投入必不可少。華大智造方面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投入超50億元研發(fā)經費,實現測序技術源頭式專利布局。

          據華大智造COO蔣慧介紹,華大智造測序儀使用的核心技術稱為DNBSEQ,基于單鏈滾環(huán)的擴增技術。其他公司使用的另一種技術,是基于芯片上的橋式PCR技術,在芯片上進行PCR的擴增,而這兩種技術是短讀長高通量測序中比較差異化的技術路線。

          值得一提的是,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擴增錯誤累積,因為DNA是雙鏈,PCR就會把雙鏈分開后再進行復制,1-2、2-4、4-8這樣指數級地擴增。由于酶在進行擴增中可能會發(fā)生錯誤,無法在每次的擴增中保證百分之百準確,在一次突變后,出錯的模板會被繼續(xù)復制,然后出現錯誤的積累。

          而華大智造的DNBSEQ是基于單鏈滾環(huán)的擴增技術,它在復制的時候,總是會以原始模板進行復制,是一個線性的擴增過程,這樣的技術準確度較高。兩種技術的差別,可以用復印做類比,PCR技術的復制就像是不斷復印上一份的復印件,而華大智造的復制就是不斷復印原件。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技術同樣也是基于PCR技術,但是是在油水混合乳液中進行反應,這樣的擴增均一性比較好,但是在通量上很難做一些提升。因此,綜合比較來看,華大智造的DNBSEQ既能夠達到較好的準確度,又能夠達到非常高的通量。

          目前,MGISEQ-2000是華大智造的主力機型,其單次運行能夠完成最大1080Gb的下機數據,在PE100讀長模式下滿負荷運行僅需48小時,一年的運行通量相當于1000個以上人類全基因組數據量。

          從最初收購美國CG公司獲取核心技術,實現基因測序工具的自主可控,到真正擁有自己的核心專利,華大智造正逐步在基因測序產業(yè)上游打破外企的市場壟斷。目前華大智造測序儀全球裝機量已超過1100臺,遍布16個國家及地區(qū),用戶超300家,累計產出數據已超過20Pb。

          蔣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華大智造現在生產的測序儀基本替代了進口,華大的臨床檢測、內部科研都是用自己的品牌,再也不會出現被卡脖子的問題。不僅如此,蔣慧還表示,去年10月華大智造發(fā)布的全球日生產能力最強的基因測序儀MGISEQ-T7,將于今年9月9號正式交付。此前在5月9日,華大智造就公開披露稱,首輪募資規(guī)模超過2億美元。該金額創(chuàng)造了2018年度國內基因領域最大募資金額,投資人不乏中信金石、松禾資本、東證資本等多家知名機構。

          Illumina不停歇的“專利大戰(zhàn)”

          在測序儀領域,Illumina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但這個行業(yè)巨頭熱衷于與同行業(yè)的企業(yè)打專利戰(zhàn)。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以2017年為例,Illumina一口氣對歐洲五家公司提出了專利訴訟。其中包括英國的三家機構:Doctors Laboratory、TDL Genetics和羅氏旗下的Ariosa Diagnostics,以及波蘭兩家公司Centrum Badan和Medgenetix。2015年,Illumina最早向Premaitha提起訴訟,聲稱該公司侵犯了Illumina兩個與NIPT技術相關的專利所有權。而在2017年對波蘭兩家公司的起訴,則是Premaitha風波的延續(xù)(兩家波蘭公司均是Premaitha的客戶)。

          今年4月份,Illumina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地區(qū)法院對BGI集團(華大集團)的子公司拉脫維亞華大智造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其表示,華大智造的測序產品,包括BGISEQ-500、MGISEQ-2000和相關化學試劑,侵犯了編號為EP 1 530 578 B1的專利。該專利涵蓋了Illumina公司特有的邊合成邊測序技術。

          5月中旬,Illumina再次宣布,已在丹麥海事和商業(yè)高等法院向BGI集團(華大集團)的子公司BGI Europe A/S提起了另一項專利侵權訴訟。該訴狀指控BGI的測序產品,包括BGISEQ-500,MGISEQ-2000和相關化學試劑,侵犯了編號為EP 3 002 289 B1的專利,該專利涵蓋Illumina專有的合成測序化學。其還稱,BGI使用MGISEQ商標侵犯了Illumina注冊的歐盟商標第8972127號MISEQ名稱。

          對此,蔣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專利糾紛的具體情況尚不清楚,華大的核心技術來自此前收購的CG公司,專利糾紛方面他們很有信心,華大將積極應對,不排除反訴。

          上述行業(yè)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技術的特性,測序領域的專利很難區(qū)分,基本都是同源同理的東西,而且業(yè)內的人都了解,以專利侵權去起訴競爭對手是Illumina的慣用手法,華大被告并不意外。此外,專利糾紛官司持續(xù)時間較長,Illumina的專利近兩年將過期,所以到時候是什么結果還不能確定。

          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發(fā)展基因產業(yè)就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基因檢測技術被列入“新型健康技術惠民工程”。2017年1月,在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的《“十三五”生物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中,明確了基因檢測能力覆蓋50%以上出生人口的目標。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98億元左右,未來幾年內國內基因測序市場需求將穩(wěn)步釋放,市場規(guī)模保持良好增勢。

          而目前來看,基因測序行業(yè)上游大部分市場仍然被Illumina等國外巨頭占據,“測序儀設備是包括生化、電路、光學、機械等一系列復雜的科學,其他企業(yè)想入局測序儀行業(yè)非常難,國內的華大能夠突破技術壁壘,研發(fā)出數據不錯的測序儀真的不易。”上述行業(yè)人士告訴記者,“如果Illumina斷供試劑,中國企業(yè)和科研院所購買的幾十億元測序儀將直接變成廢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的事件,引發(fā)全球關注,此舉意味著華為將面臨美國產品和技術的封鎖。而在華為之后,美國似乎又盯上大疆和??低暎Q中國產無人機可能對信息安全帶來“潛在威脅”,以及美國政府考慮將??低暳腥牒诿麊?。 其實,在生物科技領域,風云再起,此次的矛頭對準了國內基因檢測龍頭企業(yè)華大。在今年4月初和5月中旬,美國測序儀廠商Illumina分別對華大在國外的兩家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對此,華大智造COO蔣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華大的測序儀核心專利技術來自此前收購的CG公司,公司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華大將積極應對,不排除反訴。 一位基因測序行業(yè)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技術特性,測序領域的專利很難區(qū)分,基本都是同源同理的東西。而且業(yè)內的人都了解,以專利侵權去起訴競爭對手是Illumina的慣用手法,華大被告并不意外。此外,專利糾紛官司持續(xù)時間較長,Illumina的專利近兩年將過期,所以到時候是什么結果還不能確定。 七年前就被“卡脖子” 就像如今華為面臨的“斷供”危機一樣,早在七年前(2012年),華大就曾被Illumina扼住發(fā)展的咽喉。 Illumina成立于1998年,總部位于美國圣地亞哥,主要從事開發(fā)、制造及銷售用于分析遺傳變異和生物功能的綜合系統(tǒng)。2006年,Illumina通過收購英國公司Solexa正式進入基因測序領域。而在2010年,華大一次性向Illumina購買了128臺二代測序儀,成為了Illumina的第一個大客戶。 彼時的合作可謂是雙贏,華大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測序服務商,Illumina的測序儀也因華大的使用反饋,研制得越來越完善。但是,隨著華大在國內市場份額的不斷提高,最高時達到了40%,Illumina開始采取措施遏制華大的發(fā)展。 2012年,Illumina開始提高部分試劑的價格,提出天價保修合同,并且減少了對華大的價格優(yōu)惠。一時間,華大的發(fā)展如同被扼住了咽喉?!搬槍γ總€測序儀平臺,都有專門的整套測序試劑盒和試劑,如果沒有了試劑,測序儀就如同一堆廢鐵。”一位基因測序行業(yè)人士告訴記者。 雖然21世紀以來,我國基因測序市場容量不斷擴大,但是國內測序行業(yè)起步較晚,行業(yè)上游技術一直被少數外國企業(yè)把持。而基因測序儀,便是基因測序行業(yè)上游的核心,也是基因檢測、基因編輯、基因合成產業(yè)中的決定性設備。 只有手握核心技術,才能不被扼住咽喉。2012年6月,全球頂尖的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服務商CompleteGenomics(簡稱CG)裁員20%以削減成本,并表露了出售公司的意圖。對于華大而言,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 2005年成立的CG,擁有自行生產測序儀的能力。一旦其開發(fā)的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技術與華大的跨組學技術平臺相結合,華大便可以大大提升技術、裝置及信息水準,拓展基因測序的服務領域和范圍。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是,據業(yè)內專業(yè)人士介紹,這一收購受到了Illumina的持續(xù)干擾,在2010年起訴CG專利侵權后,Illumina于2012年再度起訴CG,試圖給瀕臨倒閉的CG致命一擊。與此同時,Illumina還提高了CG收購價格,意圖將其收入囊中,但是最終被CG拒絕,華大才得以成功收購CG。但是,Illumina并未罷手,開始在媒體造勢,聲稱將CG賣給中國人等于泄露“可口可樂的秘方”。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企業(yè)收購CG仍然得到了多方支持。加州斯坦福基因組學和個體化醫(yī)療中心主任MichaelSnyder當時公開表示:“如果現在CG倒閉,Illumina將壟斷整個市場?!睖y序儀行業(yè)被一家企業(yè)壟斷,那家企業(yè)將在測序儀的供應、定價等方面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對整個行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并不利。 國產測序儀實現“彎道超車” 按照CG當初的經營理念:把測序和芯片等很好的技術,做成非常昂貴的超高通量的超大型設備來提供服務。例如CG最后一款產品的售價是1200萬美元一臺,通量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但是這并不利于這款產品的市場化。 對此,華大智造執(zhí)行副總裁劉健曾公開表示,“完成收購CG之后,華大做的就是利用更好的技術優(yōu)化它的核心測序技術,利用國內在生命科學、醫(yī)療器械等好的產業(yè)化理念去轉化成一臺臺桌面式的產品,進入到醫(yī)院、科研機構、企業(yè)客戶,這是核心的轉變”。 通過國產技術轉化,華大在2015年10月發(fā)布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BGISEQ-500高通量桌面型基因測序儀,并在2016年4月,正式組建成立華大智造。而在測序儀國產化的進程中,研發(fā)的投入必不可少。華大智造方面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投入超50億元研發(fā)經費,實現測序技術源頭式專利布局。 據華大智造COO蔣慧介紹,華大智造測序儀使用的核心技術稱為DNBSEQ,基于單鏈滾環(huán)的擴增技術。其他公司使用的另一種技術,是基于芯片上的橋式PCR技術,在芯片上進行PCR的擴增,而這兩種技術是短讀長高通量測序中比較差異化的技術路線。 值得一提的是,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擴增錯誤累積,因為DNA是雙鏈,PCR就會把雙鏈分開后再進行復制,1-2、2-4、4-8這樣指數級地擴增。由于酶在進行擴增中可能會發(fā)生錯誤,無法在每次的擴增中保證百分之百準確,在一次突變后,出錯的模板會被繼續(xù)復制,然后出現錯誤的積累。 而華大智造的DNBSEQ是基于單鏈滾環(huán)的擴增技術,它在復制的時候,總是會以原始模板進行復制,是一個線性的擴增過程,這樣的技術準確度較高。兩種技術的差別,可以用復印做類比,PCR技術的復制就像是不斷復印上一份的復印件,而華大智造的復制就是不斷復印原件。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技術同樣也是基于PCR技術,但是是在油水混合乳液中進行反應,這樣的擴增均一性比較好,但是在通量上很難做一些提升。因此,綜合比較來看,華大智造的DNBSEQ既能夠達到較好的準確度,又能夠達到非常高的通量。 目前,MGISEQ-2000是華大智造的主力機型,其單次運行能夠完成最大1080Gb的下機數據,在PE100讀長模式下滿負荷運行僅需48小時,一年的運行通量相當于1000個以上人類全基因組數據量。 從最初收購美國CG公司獲取核心技術,實現基因測序工具的自主可控,到真正擁有自己的核心專利,華大智造正逐步在基因測序產業(yè)上游打破外企的市場壟斷。目前華大智造測序儀全球裝機量已超過1100臺,遍布16個國家及地區(qū),用戶超300家,累計產出數據已超過20Pb。 蔣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華大智造現在生產的測序儀基本替代了進口,華大的臨床檢測、內部科研都是用自己的品牌,再也不會出現被卡脖子的問題。不僅如此,蔣慧還表示,去年10月華大智造發(fā)布的全球日生產能力最強的基因測序儀MGISEQ-T7,將于今年9月9號正式交付。此前在5月9日,華大智造就公開披露稱,首輪募資規(guī)模超過2億美元。該金額創(chuàng)造了2018年度國內基因領域最大募資金額,投資人不乏中信金石、松禾資本、東證資本等多家知名機構。 Illumina不停歇的“專利大戰(zhàn)” 在測序儀領域,Illumina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但這個行業(yè)巨頭熱衷于與同行業(yè)的企業(yè)打專利戰(zhàn)。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以2017年為例,Illumina一口氣對歐洲五家公司提出了專利訴訟。其中包括英國的三家機構:DoctorsLaboratory、TDLGenetics和羅氏旗下的AriosaDiagnostics,以及波蘭兩家公司CentrumBadan和Medgenetix。2015年,Illumina最早向Premaitha提起訴訟,聲稱該公司侵犯了Illumina兩個與NIPT技術相關的專利所有權。而在2017年對波蘭兩家公司的起訴,則是Premaitha風波的延續(xù)(兩家波蘭公司均是Premaitha的客戶)。 今年4月份,Illumina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地區(qū)法院對BGI集團(華大集團)的子公司拉脫維亞華大智造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其表示,華大智造的測序產品,包括BGISEQ-500、MGISEQ-2000和相關化學試劑,侵犯了編號為EP1530578B1的專利。該專利涵蓋了Illumina公司特有的邊合成邊測序技術。 5月中旬,Illumina再次宣布,已在丹麥海事和商業(yè)高等法院向BGI集團(華大集團)的子公司BGIEuropeA/S提起了另一項專利侵權訴訟。該訴狀指控BGI的測序產品,包括BGISEQ-500,MGISEQ-2000和相關化學試劑,侵犯了編號為EP3002289B1的專利,該專利涵蓋Illumina專有的合成測序化學。其還稱,BGI使用MGISEQ商標侵犯了Illumina注冊的歐盟商標第8972127號MISEQ名稱。 對此,蔣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專利糾紛的具體情況尚不清楚,華大的核心技術來自此前收購的CG公司,專利糾紛方面他們很有信心,華大將積極應對,不排除反訴。 上述行業(yè)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技術的特性,測序領域的專利很難區(qū)分,基本都是同源同理的東西,而且業(yè)內的人都了解,以專利侵權去起訴競爭對手是Illumina的慣用手法,華大被告并不意外。此外,專利糾紛官司持續(xù)時間較長,Illumina的專利近兩年將過期,所以到時候是什么結果還不能確定。 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發(fā)展基因產業(yè)就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基因檢測技術被列入“新型健康技術惠民工程”。2017年1月,在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的《“十三五”生物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中,明確了基因檢測能力覆蓋50%以上出生人口的目標。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98億元左右,未來幾年內國內基因測序市場需求將穩(wěn)步釋放,市場規(guī)模保持良好增勢。 而目前來看,基因測序行業(yè)上游大部分市場仍然被Illumina等國外巨頭占據,“測序儀設備是包括生化、電路、光學、機械等一系列復雜的科學,其他企業(yè)想入局測序儀行業(yè)非常難,國內的華大能夠突破技術壁壘,研發(fā)出數據不錯的測序儀真的不易。”上述行業(yè)人士告訴記者,“如果Illumina斷供試劑,中國企業(yè)和科研院所購買的幾十億元測序儀將直接變成廢鐵?!?
          Illumina 華大 基因測序 CG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