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超碰2024-黄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日韩大骚逼-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人人干人人操人人射-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看看-亚洲草草草-91看成人小电影-靠逼的网站

          每日經濟新聞
          趣味公司

          每經網首頁 > 趣味公司 > 正文

          陜國投“人傻錢多”or“騎虎難下”?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30 20:07:19

          每經記者 蘇清河    每經編輯 劉琳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陜國投與海航系之間的“恩怨”,隨著西安中院的一紙裁定書,終于暫告段落——后者將所持5.92%長安銀行股權,全部過戶給陜國投,用以抵債。

          借此,陜國投多年夙愿一朝償。不出意外,將順利成為長安銀行第四大股東。

          不過,陜國投此番“染指”長安銀行的過程,多少有些耐人尋味——是通過司法拍賣的形式得來的。

          通常情況下,如果出現流拍,需折價繼續(xù)拍賣。而現實情況是,第一次流拍后,陜國投并未等待二次拍賣,便以7.68億元的價格將其拿下。要是等到二次或三次的時候再出手,大概率會省不少錢。

          至少,在監(jiān)管部門看來,這種操作還是很值得關注的。

          于是,陜國投又免不了好好解釋一番……

           

          “邂逅”不一定都美好

          陜國投在陜西信托行業(yè)里,算是響當當的角色,屬于“三駕馬車”之一(其他兩家為長安信托和西部信托)。

          除此之外,在其宣傳報道里總會見到另一個頭銜:國內首家上市的非銀行金融企業(yè)。

          根據中國信托網出具的《2018年信托公司綜合實力排名》顯示,陜國投在全國排名37位,可以說向上突破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比如,與海航的那次“邂逅”,就可能是個機會。 

          2017年3月,陜國投和海航集團旗下一級子公司——海航航空,簽署了一項信托計劃。

          作為受托方的陜國投,將集合來的5億資金,借給海航航空用于后者運營;按照約定,一年后,海航航空連本帶息還給陜國投。

          但理想美好,現實卻很骨感。

          任賢齊多年前那首《傷心太平洋》,猶如唱給陜國投——“我等的船還不來”。

          盡管前期對海航航空的運營狀況進行了摸底,加之海航集團的加持以及評估機構的背書,陜國投在一年之后,等來的不是海航的還本還息,而是后者資金鏈的難以為繼……

          隨后,“深深傷心”的陜國投將海航告上了法庭。


          西安中院動作迅速,承擔連帶責任擔保海航旅游首當其沖,其所持有長安銀行5.92%的股權,于8月初正式查封。

          爾后拍賣——流拍——達成交易,一波操作讓人眼花繚亂。

          如今看來“皆大歡喜”,陜國投獲得長安銀行的股權,一償多年夙愿;海航系亦借著這一波操作,減輕了債務。

          然,事情可能并不簡單。

          這波操作,甚至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你公司未經再次折價拍賣即以保留價接受拍賣財產的情形是否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對此,陜國投方面不愿多說,其工作人員告訴粉巷君:“我們也很被動。”

           

          陜國投的“迫不及待”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原本按計劃,當信托計劃到期后,陜國投能收回近5.67億元,其中利息6700萬左右。這筆錢并非小數目,該公司2017年全年實現凈利3.5億元。

          所以這筆錢,無論如何得收回來。

          吃了官司的海航無奈之下,拿出了陜國投“朝思暮想”的長安銀行股份,希望以此抵債。這對一直謀求銀行牌照、布局多元金融的陜國投來講,當然不會say no。

          其實,近年來,作為金融牌照中最吃香的“銀行牌照”,成為眾多信托公司以及資本追求的對象,現有牌照的爭奪甚至演變?yōu)橘Y本力量間的博弈。陜國投亦不例外。

          10月,海航將所持長安銀行的股份在阿里拍賣上第一次公開競拍,這些股權估值7.68億,超出海航所欠陜國投的金額(5億元)。據《每日經濟新聞》梳理,這是近年來在淘寶拍賣平臺上,金額最大的一筆銀行股權拍賣。

          如此盛況,亦吸引了數千人的圍觀。


           

          出乎意料的是,本該是故事主角之一的陜國投,并未按照劇情出現在競拍席上。

          也沒有其他人參與競拍——流拍的結果讓人驚詫。

          至于為何流拍,目前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作為監(jiān)管部門的深交所,在發(fā)給陜國投關注函中,提出的另一個問題同樣值得深思。

          按照規(guī)定,司法拍賣在第一次拍賣流拍時應折價再行拍賣,折價幅度不超過20%。但本次長安銀行股份只流拍了一次,陜國投便有些“迫不及待”地與海航便達成了7.68億的交易。

          為何不等折價以后以低價納入囊中?是害怕半路殺出個程交金,搶走“心愛之物”?還是有其他原因?

          另外,據陜國投發(fā)布的公告,海航連本帶息,總共欠了陜國投約5.67億。但陜國投用了7.68億拿下長安銀行股份,這2億多的差額還得補上。

          2億多的支出,對陜國投有什么影響?深交所同樣提出了質疑。陜國投在回復中對此顯得很有底氣,“該項支出對我公司財務承擔無重大影響。”

           

          國資“緊箍咒”的魔力

          有無影響,只有陜國投自己最清楚。

          但其不等折價后再入手的背后,或許真有“苦衷”。

          公開資料顯示,長安銀行前三大股東均為陜西本地國有能源類企業(yè),其性質屬于國有。

          一位熟悉該領域的業(yè)內人士告訴粉巷君,陜國投之所以沒有等二次降價之后再入手,正是因為長安銀行涉及國有,一旦折價,就會涉嫌國有資產流失。“別說折價20%,哪怕是10%,那也將近七、八千萬,這也算國有資產的流失。”

          這位人士的話,也得到了西安一位律師的認可。

          因此,陜國投以評估價每股2.3元、總計7.68億的價格,將長安銀行股份收入囊中的做法似乎合情合理。

          也非沒有相反先例。

          2017年11月,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江西某公司持有共計5.03億元的九江銀行股權,在第一次司法拍賣流拍后,降價20%,最終以4.57億的價格在第二次競拍中拍出。

          與長安銀行性質形同,九江銀行也屬國有,其第一大股東是九江市財政局……

          對于陜國投的“迫不及待”,還有一種說法,長安銀行作為陜西本地國有銀行,近年來對陜西貢獻頗多,是本地的“香餑餑”。2017年,西安市納稅前十五名企業(yè)中,長安銀行排名第七。若此次長安銀行股份在公開拍賣中被外地公司“半路截胡”,怕會成為許多人不愿看到的結果。

          畢竟,當年陜西國資委在陜汽股權上“扳手腕”的教訓,實在太過深刻。

          陜國投在給深交所回復的公告中,似乎也傳遞出對他人“截胡”的擔憂,“考慮到如果當時所執(zhí)行股進再次拍賣,償權, 將面臨同一財產被西安和省外兩地法院共同協調執(zhí)行,……會造成多個債權人要求以被執(zhí)行財產共同清償的情形……如果再次拍賣期間出現更多債權人的情況,我公司必然無法被完全清償或者再次拍賣期間出現更多債權人的情況……”

          那么就剩下最后一個問題,如果擔心出現上述情況,陜國投為何放棄第一次拍賣的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