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30 10:41:02
10月30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國有資產報告工作答記者問時表示,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全口徑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是實現人大國有資產監(jiān)督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切實摸清國有資產家底,向全國人大和全國人民報告全口徑國有資產的“明白賬”。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實習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0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于2017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以下簡稱《綜合報告》)和《國務院關于2017年度金融企業(yè)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以下簡稱《金融專項報告》)。
這是國務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家底”,向全體人民交出一份涵蓋各級各類國有資產的“明白賬”。
此次首次報告“家底”,背后是一項制度開啟。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決定自2018年起,國務院每年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主要包括全面反映各類國有資產基本情況的綜合報告,以及企業(yè)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yè))、金融企業(yè)國有資產、行政事業(yè)性國有資產、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等四個專項報告。綜合報告每年以書面形式報送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屆末年份作口頭報告。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每年聽取一個專項報告的口頭報告。
10月30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國有資產報告工作答記者問時表示,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全口徑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是實現人大國有資產監(jiān)督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切實摸清國有資產家底,向全國人大和全國人民報告全口徑國有資產的“明白賬”,有利于推動規(guī)范和改進國有資產管理,推進國有資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國有資產更好服務發(fā)展、造福人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推進落實國有資產報告進程中,多部門寫作協(xié)作推進。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財政部會同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人民銀行、審計署、國資委、統(tǒng)計局、銀保監(jiān)會、糧食和儲備局、林草局、文物局等部門和單位,成立國有資產報告部際協(xié)調機制,推進中央部門“橫向協(xié)作”。同時,部內成立了13個司局參與的國有資產報告工作小組,共同推進落實報告任務。
并且,向各省(區(qū)、市)人民政府、中央部門、中央管理企業(yè)印發(fā)關于開展國有資產報告工作的通知;通過召開全國財政廳(局)負責人座談會和全國財政金融工作會議,布置年度報告工作;開展相關各類報表及報告編報培訓工作,加強中央和地方“縱向聯(lián)動”。
正是基于各方協(xié)作的基礎上,《綜合報告》與《金融專項報告》最終起草完成,并報國務院審定。
其中,《金融專項報告》方面,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口徑報清家底“明白賬”。專項報告全面摸清我國境內外國有金融資產“家底”,既重點報告中央情況,也匯總反映地方情況;中央層面,除報告財政部管理的中央國有金融企業(yè)外,還匯總統(tǒng)計了金融管理部門下屬金融基礎設施類機構、中央企業(yè)集團(非金融)控股各級金融子公司等情況,實現了中央要求的全口徑、全覆蓋。
并且,《金融專項報告》展示國有金融機構改革發(fā)展成效的同時,報告還重點聚焦金融領域相關情況。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有效掌握金融領域的相關情況,有效監(jiān)督金融企業(yè)國有資產管理情況,有利于更好發(fā)揮國有金融資本防范風險的“定海神針”作用,有助于推動國有金融機構實現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目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