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30 23:19:52
▲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yè)部總裁肖軍
“不一樣”或是今年京東618給人的第一印象,在這場沒有品牌活動推介,沒有優(yōu)惠政策宣傳的618啟動儀式上,找不到一絲的“剁手感”,卻更加讓人眼前一亮,深深被京東“黑科技”所震撼。5月29日,京東集團首席營銷官徐雷在618啟動上表示,經過15年的一路狂奔成長,今年618要講點不一樣的東西。這次變化最大的是登臺演講的全是技術研發(fā)線的同事,因為京東正在向外去賦能,最重要的賦能就是技術能力,不斷向整個零售行業(yè)賦能,希望帶動整個零售行業(yè)發(fā)生一些變化。
從現場的展示看,京東的黑科技一方面著重在京東商城,包括前端購買及后端物流,比如京東智能客服增添了“感知”用戶情緒的能力,比如京東X事業(yè)部的無人卡車、無人機、無人倉等。另一方面則重視線下新場景賦能,無人便利店、京東慧眼、“Mirror+”以及智能家居場景等。
過去15年,京東一直在塑造“科技零售”,用技術不斷優(yōu)化成本、效率和用戶體驗,讓京東成為最受消費者信賴的電商平臺。在2017年京東年會上,劉強東就曾提出,希望用未來12年的時間把京東變成一個純粹的技術公司,一個充滿著智慧的集團,所有產品、所有服務、一切的商業(yè)模式,都是有智慧的。顯然,從今年開始,京東正試圖將618作為一次向零售行業(yè)基礎設施轉型的“大閱兵”。在行業(yè)人士看來,在技術創(chuàng)新力的驅動下,618已經成為全民參與的年中購物節(jié),品質消費和消費升級的樣本,今年618或將成為京東引領科技創(chuàng)新的新起點。
15年,消費者早已把每年618這天記憶成一年一度的電商促銷盛典,卻漸漸遺忘“618”節(jié)日起源于京東的店慶日。從2003年到2018年,京東迎來了第15個生日。而同樣被忽視的,還有過去618各種促銷和營銷活動背后的技術支持,正是各種先進技術和模式的應用,才讓京東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用戶體驗更好。
事實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曾在京東集團2017年年會上,堅定地表達了全面轉型技術,將過去所有成績一切歸零的決心。并正式對外公布了京東集團未來12年的戰(zhàn)略,用“技術”進行所有商業(yè)模式改造,打造一個包括智能商業(yè)、智能金融、智能保險業(yè)務在內的全球領先的智能商業(yè)體。
改變則來自劉強東對時代變化的深度思考,在他看來,未來的十年科技的進步速度將超過過去100年,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商業(yè)革命來臨之際,京東唯有徹底顛覆自我,才能在下一個十二年結束前,進入全球500強企業(yè)前10位。
在此背景之下,京東加速實現轉型并提出“無界零售解決方案”。用徐雷的話說,未來零售的大門已經打開,“無界零售”將給零售行業(yè)帶來深遠的變化,使零售基礎設施變得極其可塑化、智能化、協同化。
而經過近兩年的積累,京東已在科技零售方面具備了領先優(yōu)勢。現場,L4級無人駕駛重型卡車、續(xù)航1000公里的無人大飛機、由機器人炒菜服務的智慧餐廳、全面助推智能硬件發(fā)展的Alpha平臺、幫助線下店和品牌商顯著提升運營水平的智慧供應鏈、具備情感的人工智能圖像和語音技術……京東通過一系列鮮活的場景展示了自己在智慧物流、智慧家庭/車聯網、大數據/供應鏈、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以及對于零售行業(yè)、消費者的價值。
“京東成為零售基礎設施提供商的戰(zhàn)略確立,這些技術不只是推動京東的發(fā)展,零售基礎設備、技術服務、解決方案將全面對外開放,帶動全行業(yè)的成長,京東也將實現從‘科技零售’到‘零售科技’的轉變,讓未來的無界零售擁有無限可能。”京東集團CTO張晨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這個轉變就從618開始!精準、溫度、融合、重塑、信任,已成為零售科技未來發(fā)展的五大技術趨勢。”
在行業(yè)人士看來,隨著京東將“零售即服務”、“成為零售基礎設施提供商”作為戰(zhàn)略,618的意義已經升華。從今年開始,京東將把618符號化:一次展示零售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的大閱兵、一次對創(chuàng)新零售科技的集中展示,一場無界零售的深度實踐。
每年618,京東都會將最新研發(fā)成果在618期間試點投入運營。去年,印著京東logo與“X”設計的京東配送機器人“攻占”高校,率全國之先正式開啟常態(tài)化運營,解決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
而今年,京東X事業(yè)部則憋了大招,正式發(fā)布了全自主研發(fā)的L4級別無人重卡,邁出地面干線物流向智慧化進化的決定性一步,成為京東空地一體智慧物流體系的重要拼圖。
在以物流為利器的電商行業(yè),無人科技又邁進了一步。據了解,京東自主研發(fā)的首款無人重卡長9米,高3.5米,寬2.5米,車廂長度約為14米左右,自動駕駛達到L4級別,無人操作即可自動完成高速行駛、自動轉彎、自動避障繞行、緊急制動等絕大部分有人駕駛功能。
通過車頂車身搭載的多個激光雷達以及攝像頭等多傳感器融合,無人重卡可以實現遠距離范圍內的物體檢測、跟蹤和距離估算,自動判斷并作出駕駛行為;通過采用視覺定位和高精地圖結合,現有方案已經實現車輛的厘米級定位,即便在隧道中,也可精確通過。
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yè)部總裁肖軍介紹,“我們的無人卡車截止到目前已經完成了2400小時的智能駕駛超級測試,預計2020年將在中國完成商業(yè)化試運營部署。”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fā)方面,京東非??粗厝灾餮邪l(fā)的自動駕駛貨運卡車整體解決方案。
在采訪中,肖軍透露,“我們無人重卡在技術層面完全是由京東自主研發(fā)的。當然我們不會涉及整車的制造。2016年我們在硅谷投資研發(fā),現在硅谷有差不多50多個員工,專門從事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究,他們過去主要就是在從事無人駕駛研發(fā)的相關工作,都是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領域全球頂尖企業(yè)和研究所的核心專家。”
他進一步表示,“硅谷從成立之初我們就專注自動駕駛卡車的研發(fā),我們的無人小車在國內研發(fā),無人卡車在硅谷研發(fā),這是我們定位上的區(qū)分。無人卡車的思路非常清楚,我們只做高速上的自動駕駛,我們不會考慮城市環(huán)境的自動駕駛,從定位之初,高速上的自動駕駛已經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市場價值。”
據了解,自2016年起,京東X事業(yè)部在美國硅谷成立了一支由人工智能驅動、以無人駕駛技術為核心的技術團隊,為無人駕駛技術研發(fā)和在物流商業(yè)化方面的大規(guī)模應用進行準備。為進一步提升實際應用能力,京東X事業(yè)部自動駕駛團隊一方面利用當地政策優(yōu)勢開展了大量無人駕駛測試,另一方面還進行了有人卡車大數據環(huán)境模擬,通過采集并分析海量其他卡車和駕駛人的行為,借助自動駕駛全套技術實現安全、高效行駛。
京東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發(fā)展自動駕駛技術,并將自主研發(fā)與自身業(yè)務場景結合進行應用。作為智慧物流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末端的京東配送機器人已經在國內多所高校實現常態(tài)化運營,并將于今年618期間邁向社會化道路,解決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而無人重卡則將改變未來長途運輸形態(tài),解決干線物流存在的耗時長、人工多、安全性低等問題,讓干線物流具備更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肖軍表示,未來京東無人卡車將特別專注于在高速公路上L4級別智能駕駛的研發(fā)和推廣,將在國內建立基于L4級別的自動駕駛重型卡車網絡,這些自動駕駛的重型卡車將會承接北上廣和京東七大區(qū)域中心在高速公路上的運行,完成干線上貨運中轉和長途運輸。此外,京東還將在高速公路建設無人卡車服務區(qū),當無人卡車要下高速進入城區(qū)前,可以進入無人卡車的服務站,由服務站內的司機去完成城區(qū)內的駕駛。
“未來,我們的全部生活都將因為技術而徹底改變,京東正致力于成為這個改變者。”談到未來,肖軍充滿了信心。會上,京東除了正式發(fā)布了L4級無人重卡,還發(fā)布了原生無人大飛機、JOY'S智慧餐廳以及智能售貨柜等一系列全新創(chuàng)新,由京東無人科技所構建的全新生活圖景已漸漸成為現實。
京東X事業(yè)部成立兩年以來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肖軍表示,京東不斷發(fā)展的智能科技將越來越多地應用于京東自身的商業(yè)服務,驅動京東及整個行業(yè)向前發(fā)展。目前,京東無人機、無人車已經在解決鄉(xiāng)村、城市末端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難題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而值得注意的是,無人重卡作為京東無人黑科技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將夯實京東在地面干線物流方面的建設,成為京東依托無人科技打造全球首個空地一體三級智慧物流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該三級智慧網絡由干線、支線與末端配送的無人機、無人車,智能終端,智能機場等一系列節(jié)點組成,將京東的一系列無人科技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閉環(huán),成為未來京東物流配送的支柱力量。
在肖軍看來,在這個打破想象邊界、重塑零售價值的過程中,京東將成為機器人產值、研發(fā)、應用規(guī)模全球前五的智慧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通過開放與賦能讓更多“中國智造”在世界舞臺大放光彩。
毫無疑問,如果說以往618的主要參與者是消費者和商家,關注的是銷量。那么從今年開始,618的參與者會是整個零售行業(yè)和互聯網行業(yè),關注點則增加了技術、模式和應用。因為,618展示的正是零售的未來,打造“零售科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