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09 01:40:3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每經記者 吳林靜
近日,剛剛“摘帽”的彩電制造商廈華電子(600870,SH)準備砸18億元重金轉型大數據產業(yè)。一家成立不到3年、去年凈利潤1169.35萬元的大數據服務公司,由此獲得了廈華電子給出的高達13倍的溢價,引來投資者關注。
4月30日,廈華電子發(fā)布《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以下簡稱《報告書》)稱,擬作價18億元收購成都數聯銘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聯銘品)100%股權,后者主要為金融、商業(yè)等機構提供大數據服務。
根據《報告書》披露,從2014年2月首次引入外部投資者開始,數聯銘品估值在近10輪股權交易中連續(xù)攀高,算上廈華電子此次意向,其估值已從最初的2400萬元增至18億元。
數聯銘品董秘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公司估值一直都有增長空間,因為公司發(fā)展比較快?!?/p>
記者注意到,數聯銘品客戶集中度較高,2015年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甚至達到98.61%。此外,就在廈華電子停牌后,去年底“突擊”進入數聯銘品的參股股東經歷了一次股權變更,記者發(fā)現了地產大佬王文學的身影。
估值1年增17倍
近日,重組屢戰(zhàn)屢敗的廈華電子再拋出一個收購方案。根據方案,廈華電子擬購買數聯銘品100%股權,作價18億元,其中以發(fā)行股份支付50%,以現金支付交易對價的50%。
據介紹,數聯銘品隸屬大數據行業(yè),2013年7月成立,至今不到3年。
這個標的的估值引來投資者關注?!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呤崂韽B華電子的《報告書》發(fā)現,數聯銘品從創(chuàng)業(yè)公司成長為估值18億元的重組標的,截至2016年3月1日,一共經歷了13次股權變更,其中9次增資,2015年是投資機構通過增資進駐該標的的密集期。
2014年2月,數聯銘品迎來第一次增資,九一投資現金出資150萬元持有數聯銘品6.25%股權,據此推算,數聯銘品估值為2400萬元。
2015年4月,數聯銘品迎來第四次增資時,公司目前的二股東深圳達晨出現,以1900萬元現金出資,獲得19%股權,這意味著數聯銘品此時估值1億元。此后,數聯銘品的估值一路走高,用一年時間增長了17倍,達到18億元。
2015年8月,有《21世紀經濟報道》等多家媒體公開報道,數聯銘品提供的一份通稿顯示,當年8月的B輪融資市場估值為10億元。但媒體也表示“數聯銘品B輪融資的額度及其市場估值的真實性目前尚無法證實”。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報告書》統(tǒng)計發(fā)現,2015年8月數聯銘品確實進行了增資擴股,其引入4000萬元現金,對應7.71%股權,據此推算,彼時市場估值為5.19億元。
2015年12月16日,數聯銘品再次迎來增資。公司與新進股東北京萬橋簽署《增資協(xié)議》,5000萬元對應4%股份。此時,數聯銘品的估值已經達到了12.5億元。
這還不夠,半個月后,廈華電子根據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數聯銘品凈資產12489.90萬元等財務數據,給出了18億元的估值,增值率1308.17%。
一位大數據行業(yè)的分析師告訴記者,此前聽說過數聯銘品,對其印象正是“估值高”,據其介紹,目前大數據行業(yè),通常溢價6~10倍。
大數據產業(yè)聯盟會長董力明對此分析,因為數聯銘品給出了2019年3億元凈利潤的業(yè)績承諾,“到那時18億估值的PE有6倍,其實不算特別高”,但是“如果按照2015年1100多萬元的凈利潤,這個估值有點兒高了”。
對此,數聯銘品董秘近日對記者表示,公司估值一直都有增長空間。廈華電子證代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亦稱,給出此估值經過了一系列的計算。不過由于收購方案處于過會期,雙方均表示不太方便過多解釋。
廈華電子在公告中表示,借助本次交易,公司將轉型從事盈利能力較強、發(fā)展前景廣闊的大數據解決方案業(yè)務。廈華電子同時提醒:“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的采購與銷售業(yè)務,與標的公司從事的商業(yè)大數據業(yè)務差異較大,不存在顯著可量化的協(xié)同效應”。
前五大客戶營收占比98.6%
高估值背后需要持續(xù)盈利能力的支撐。此前廈華電子召開說明會時,投資者對數聯銘品的經營和盈利情況就頗為關心。有投資者問:大數據行業(yè)很多企業(yè)都處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數聯銘品成立不久,經營和盈利狀況如何?目前盡職調查已到什么程度?
《報告書》稱,數聯銘品作為大數據綜合服務提供商,試圖打造“一條從盡職調查-信用評級-風險定價-經濟指數的新型金融產業(yè)鏈”。
其盈利方式是靠向客戶收取平臺賬號或平臺終端費用、向客戶收取各類報告費用,以及向客戶收取平臺搭建費用等,主要以線下直接銷售為主。
按盈利方式,客戶是數聯銘品收入的保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其客戶集中度非常高。2014年、2015年前五大客戶收入占其總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4.74%、98.61%,其中,2015年對第一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全部營收的85.45%。其第一大客戶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已經連續(xù)3年虧損。2015年,數聯銘品從該客戶獲得營收2981萬元,但在數聯銘品的應收賬款部分,該客戶還有790萬元未支付。仔細比對2014年、2015年前五大客戶名單,記者發(fā)現,沒有一個是重合的。
廈華電子在公告中對此解釋稱,“數聯銘品業(yè)務正處于創(chuàng)業(yè)期向快速發(fā)展期過渡階段,總體收入規(guī)模較小,客戶數量較少,這可能對議價能力產生影響”,解決辦法是“隨著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各個產品業(yè)務線的持續(xù)拓展和新客戶的不斷開發(fā)”,降低客戶超高的集中度。
董力明介紹,一般來說,大數據公司做技術平臺或服務的話,客戶應該具有可持續(xù)性,客戶的留存率很重要。不過,前五大客戶營收排名也不一定完全說明問題,“比如技術類客戶,第一年購買平臺,金額比較大,此后支付的是維護費或咨詢費,就不一定能排進前五大客戶”,所以關鍵要看的是大客戶是不是始終在這家公司的客戶名單里。
有業(yè)內人士提到,專業(yè)數據庫作為數聯銘品的“核心競爭優(yōu)勢”,面臨天眼查、啟信寶等多個產品的競爭。大數據產業(yè)雖然處于風口,但進入的資本、企業(yè)越來越多。
記者注意到,數聯銘品去年剛剛扭虧。2014年,其凈利潤為虧損212.38萬元,2015年凈利潤1169.35萬元。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數聯銘品給出了相對目前盈利能力較高的業(yè)績承諾: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應實現的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實際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000萬元、1億元、1.8億元、3億元。
地產大佬悄然入場
就在廈華電子對數聯銘品資產評估基準日之前半個月,數聯銘品的最后一次簽署增資協(xié)議,引入了一家從事股權投資管理的新股東“北京萬橋”。據披露,北京萬橋現金出資5000萬元獲得4%股權,若廈華電子順利以18億元收購數聯銘品,北京萬橋持有的數聯銘品4%股權將估值7200萬元。
新股東雖然只持股4%,其背后卻是“大有來頭”。
企業(yè)工商資料顯示,北京萬橋成立于2015年7月,注冊資本為1萬元。2016年4月20日經歷了目前唯一的一次股權變更,引入“知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通過梳理股權關系,記者發(fā)現,“知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的背后實控人正是“王文學”,其通過“知合控股有限公司”和“廊坊幸?;鶚I(yè)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持有“知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權。
此王文學是彼地產大亨王文學嗎?記者注意到,地產大佬王文學曾通過西藏知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知合)入主黑牛食品,而西藏知合為知合控股孫公司。王文學現任華夏幸福基業(yè)控股股份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A股上市公司華夏幸福(600340,SH)董事長。
對于地產大佬在上市公司停牌期間“突擊”進入數聯銘品成為股東,數聯銘品董秘近日告訴記者,公司對股東這一變更并不知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