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10-20 07:19:47
2009年7月,國務院批準開展跨境人民幣業(yè)務試點,這被視為人民幣國際化啟程的開始。5年后的今天,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的熱詞,人民幣跨境業(yè)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第七大常用支付貨幣、第七大儲備貨幣。
展望下一個5年,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陳雨露認為,鑒于英鎊和日元的國際化指數近幾年在4%左右,如果不發(fā)生重大不利事件,人民幣很有希望實現與英鎊和日元的并駕齊驅。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的預計則更加樂觀,他認為如果不出重大意外,未來5年日元和英鎊將逐步在貿易和金融交易上讓位于人民幣,美元 、歐元和人民幣三駕馬車共進的局面將會形成。
趕超英鎊日元追平美元歐元
人民幣國際化已走過5年有余。以貿易結算為源頭,跨境人民幣業(yè)務已擴展至直接投資和融資以及金融交易。人民幣已成為我國的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和全球第七大儲備貨幣。
下一個5年,有學者樂觀預計人民幣將與英鎊和日元并駕齊驅,甚至后兩者將在貿易和金融交易方面逐步讓位于人民幣。不過,這有賴于厘清人民幣國際化與貿易差額和資本項目可兌換之間的關系,擴展人民幣在金融領域的使用,并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及IMF進行SDR貨幣籃審查的歷史機遇。
實體經濟需求是源頭
2009年7月,經國務院同意,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上海、廣州、深圳、珠海等城市開始試點,人民幣國際化正式啟程。
之所以開展這一試點,源于企業(yè)規(guī)避風險、降低成本的迫切需要。企業(yè)和居民個人如能自主選擇計價結算的支付貨幣,就能有效規(guī)避匯率風險,節(jié)約投資成本。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在跨境人民幣業(yè)務5周年座談會上表示,沒有旺盛的發(fā)自實體經濟的需求,跨境人民幣業(yè)務將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數據表明這一需求的旺盛??缇迟Q易的人民幣結算金額,從2009年全年的僅35.8億元,到今年前三季度的4.82萬億元。人民幣已成為我國的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其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重已接近25%。
跨境人民幣業(yè)務源于貿易結算,進而擴展到了投融資與金融交易等領域。境外主體手頭有了人民幣后,自然有了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需求,但證券投資等領域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目前境外機構能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或申請RQFII試點資格,不久的將來還能通過滬港通實現跨兩地的股票交易。
中國人民大學人民幣國際化研究團隊創(chuàng)設了一個“人民幣國際化指數”,旨在衡量人民幣在國際經濟活動當中實際的使用程度,也用其來綜合描述在貿易結算、金融交易和官方儲備當中人民幣執(zhí)行國際貨幣功能的發(fā)展動態(tài)。2009年,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只有0.02%,2013年提高到1.69%,到今年9月底,初步匡算已經達到了2.01%。
央行適時加快了本幣使用的國際合作,胡曉煉透露截至目前已先后與26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的額度將近2.9萬億元。一些央行和貨幣當局已經或者準備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七大儲備貨幣。
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則稱,人民幣的官方接受程度實際上比預想要高許多,一些早已持有人民幣儲備的IMF成員國目前還“秘而不宣”。
未來:貿易與金融雙輪驅動
展望下一個5年,陳雨露認為,鑒于英鎊和日元的國際化指數近幾年在4%左右,如果不發(fā)生重大不利事件,人民幣很有希望實現與英鎊和日元的并駕齊驅。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的預計則更加樂觀,他認為如果不出重大意外,未來5年日元和英鎊將逐步在貿易和金融交易上讓位于人民幣,美元、歐元和人民幣三駕馬車共進的局面將會形成。
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也不乏爭議。有觀點認為,只有存在巨額貿易逆差,才能持續(xù)地對外輸出流動性,比如美元。陳雨露則認為這個觀點不成立,美國的貿易逆差在上世紀70年代后才實現,此前近100多年都是以順差為主。德國和日本在各自30多年的貨幣國際化過程中也都以貿易順差為主。
他認為,在人民幣國際化起步的階段,貿易順差賦予了債權國的身份,能夠提高人民幣資產的安全性等級,培育境外主體持有和使用人民幣的意愿。而資本的凈流出,可通過對外投資、信貸、經濟援助等方式實現。因此,當下的要務,不是變順差為逆差,而是從貿易大國變成貿易強國,走好“貿易順差、資本流出”這一路徑。
跨境人民幣業(yè)務雖源于貿易結算,但陳雨露認為下一步金融交易和貿易計價結算共同驅動是人民幣國際化更為理想的模式。尤其是考慮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fā)銀行如果進展順利,就能推動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和人民幣信貸的大幅增長。
5年前,曾有分析者認為資本賬戶不完全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無望,而事實證明這一教條并不成立。李稻葵建議,下一步人民幣國際化要與資本賬戶開放密切配合,可先到境外發(fā)行一些利率較低的金融產品,如國債,用來支持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再逐步地開放境內的股票市場。在這個過程中,要嚴防外匯過快過多流入,屆時如果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太快,則對實體經濟無益。要量入為出,并設置緊急閥門。
陳雨露還建議,世界范圍內能源產品的非美元化是戰(zhàn)略趨勢,需要抓住一帶一路建設中能源產品人民幣計價結算的重大機遇。同時,也要抓住2015年11月IMF進行SDR貨幣籃審查的時機,促成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如能實現,必將促使人民幣在各國官方儲備的份額出現快速的增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